辞归
——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国际贸易)专业校友 韩圆圆
时间:2021-05-16 11:37:37 作者:校友总会
在港口的彻骨海风中笑意迎接海外旅人的深秋,在星海的会展华厅中热情接待到访宾朋的仲夏,慢慢凑成我的滨城四年。暂住他乡总是要辞归故里,在装点行囊彻底离开之前,我应承下软交会展商接待的差事。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如数家珍地讲述城市的满清旧闻,讲述城市的百年发展。
想想,多少次走过绵长浪漫的滨海路,多少次走过人声鼎沸的青泥洼,多少次走过历史沉淀的的中山广场,多少次走过顶尖现代的东港区,多少次走过风烟犹存的旅顺口,我慢慢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大连姑娘,喝滨城的酒,说滨城的话,把这座城市百余年的沧桑讲给到访的人,把对这座城市浓郁的爱倾注成一砖一瓦的城市记忆。
我辞归,这座山海相望的城市依旧演绎出星海满情的浪漫,正如金石滩夕阳下的情侣穿着白纱西装。柔情与洒脱还是滨城人的标签,声嘶力竭地为爱过的那片绿茵呐喊,声嘶力竭地为爱过的那个姑娘助威。我喜欢这座城市性格鲜明的人们,无论是花鸟鱼市略懂英语的海鲜大妈,还是人民广场英姿飒爽的美女骑警,还是路边串店高谈阔论的土著大哥,说着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巨变,骂着水涨船高的房价物价。真实得不遗余力的人们,凑成这座城市最好的风景。穿着最显眼的衣服,吃着最肥硕的海鲜,这样的滨城气息,辞归几代人,也傲骨留存,正如百年城雕继往开来的脚印,传承百年,生生不息。
我辞归的这座城市,即便曾在炮口下鲜血淋淋,曾在铁蹄下瑟瑟发抖,但终究矗立在黄渤海之滨,成就璀璨的北方明珠。我曾带着友人走到鸡冠山,也曾带着外宾走到星海湾;我曾和同学访过万忠墓,也曾和同学访过老虎滩,从历史走进现代,让我对这座城市更难舍难离。不仅仅因为我的脚步在这里延伸向远方,更是我在这里留下太美的年华。
四年间,我曾千百次往返滨城和家乡,从辽东半岛号到和谐号动车,时间一短再短。然而,我此次辞归,再难和这座城市同喜同悲,再难和这座城市的人共诉衷肠。我不说不舍,只是辞归,因为滨城永远不乏饱有我这般热爱的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