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校庆动态

  • 通知公告

  • 师大情怀

    • 校友寄语
    • 师苑情缘
  • 校友风采

  • 云校庆

  • 回馈母校

  • 活动安排

  • 联系我们

校友风采
  • >>校庆动态
  • >>活动安排
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风采

胡家辉:用写实水彩勾勒古典主义的厚重

时间:2021-05-07 13:54:28    作者:校友总会


    2019年,写实水彩作品《1848……》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评进京作品。这是辽宁省唯一的进京作品,是美术界的最高奖项。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1848……》的作者胡家辉从事水彩创作仅仅4年时间。

    如此短暂的时间即冲击国奖,胡家辉经过了怎么的心路历程,又是什么让他近知天命之年仍有如此高涨的创作热情?。

 

 

一场“中年危机”

一次心有不甘的再出发

所有的改变都是从一场“中年危机”开始的。

1972年出生的胡家辉,日子一直是顺风顺水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安稳踏实的工作,没有大富大贵,却也平安喜乐。

“可是,我慢慢地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开始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要找到一种归属感。”从胡家辉的话音里,能让人感受到他当时的焦虑与急切。

胡家辉从小就有一个画家梦,直到现在,他仍然记得小学第一次上美术课,自己画的一个带叶子的苹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可是,虽然他曾就读于大连市第十五中学,从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在中学也一直担任美术老师的工作,但太多的基础、行政工作牵扯了大量精力,让他与儿时的梦想看似近在咫尺,实则渐行渐远。

 “我不甘心啊!”胡家辉把这几个字说得发自肺腑,“我坚信一句话: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于是,2016年,44岁的胡家辉选择了水彩——这一在大连兼具地理与人文优势的绘画门类——走上了成为一名画家的路。

2017年,《军魂》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水彩展;2018年,《义勇军进行曲》入选首届深圳国际水彩双年展;2019年,《破晓》入选首届全国水彩风景画展;2019年,《千里走单骑》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2019年,《1848……》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评进京作品……

“第三届全国青年水彩展是我的年龄允许范围内能参加的最后一次青年展,虽然竞争对手都是80后、90后,可我没觉得自己老,那是我第一次证明自己,我觉得心潮澎湃,觉得自己年轻了,觉得自己又回来了。”

现在,胡家辉无论多忙,都要保证自己的绘画时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中国美协会员。

有温度的静物

那是与祖母的对话

静物是胡家辉最主要的创作载体,那是他儿时的生活场景,也是他对自己祖母的追思与情怀。

“我从小是由祖母抚养长大的,永远无法忘记祖母那简陋的瓦房,无法忘记阴暗的房间里那张简单不过的小桌子,上面的钟表、妆台和各种朴素的用品,那一切的定格都与祖母联系在一起。”胡家辉说:“那就是我与逝去祖母的对话。”

在平凡的静物中,胡家辉找到了创作的冲动,也找到了他特殊的绘画语言。正是这段独特的记忆,成就了他的艺术个性化。

“这些静物是有温度的,它们是静物,更是我思念亲人的载体。通过静物,可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也可以表达对革命志士的敬意,对祖国建设者的敬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动摇,是大连水彩画学会会长姜复越老师给了我鼓励,坚持自己的艺术方向。”

由于热爱古典主义经典绘画,胡家辉的写实水彩作品呈现的是一种理性、庄严、肃穆的格调,具有力量而又沉实。

“快要50岁的人了,却还在不停地找老师,”胡家辉笑着说:“我起步晚,创作时间短。一开始,用力过猛了,每一个地方都想画好,反而失了主旨。经过姜复越、关伟、董喜春等老师的指导,经历了不断摸索的过程,主次、虚实的变化才有了艺术性。”

再续红色题材

站上证明自己的新起点

红色题材是胡家辉的主要创作选择:既有向革命先辈致敬的《1848……》《红星照耀中国》,也有向祖国建设者致敬的《传家宝》系列;既有向为新中国成立和保卫祖国英勇奋战的军人致敬的《军魂》《青春无悔》,也有向特定年代致敬的《不负韶华》系列……而时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他还创作了歌颂医护工作者的《大爱无疆》系列。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我童年成长的环境是新中国成立后比较艰苦的时期,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向上、阳光。父辈们艰苦奋斗、乐观坚韧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当时的文学作品展现的是歌颂祖国、赞美英雄的时代,也让我有一种要表现他们、歌颂他们的创作冲动。”胡家辉说:“今后,我还要继续这一题材的创作,同时,还想进行反映造船产业工人、渔民等具有大连本土特色的人物创作,我要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人的一生始终都在证明自己,这次获评进京作品,只是证明了我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我还要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才能走得更远,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最后,胡家辉表示,“我要让当前的技法更纯熟,更收放自如,在这个基础上发现新的语言。继续创作更多新的作品歌颂伟大的祖国,抒发时代的情怀。”

       

【校友简介】

胡家辉,男,1972年12月出生,大连市旅顺人,1994年至1996年就读于我校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任教于大连市第六十三中学。

(本文来源:《大连日报》,略有删改)

 
  • 微信
  • 微博
  • 抖音

版权所有:辽宁师范大学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邮编:116029 辽ICP备15016682号-1

辽宁师范大学校庆专题网站
活动安排
回馈母校
校庆倒计时 0 天
校友风采 >>>

胡家辉:用写实水彩勾勒古典主义的厚重

时间:2021-05-07 13:54:28    作者:校友总会


    2019年,写实水彩作品《1848……》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评进京作品。这是辽宁省唯一的进京作品,是美术界的最高奖项。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1848……》的作者胡家辉从事水彩创作仅仅4年时间。

    如此短暂的时间即冲击国奖,胡家辉经过了怎么的心路历程,又是什么让他近知天命之年仍有如此高涨的创作热情?。

 

 

一场“中年危机”

一次心有不甘的再出发

所有的改变都是从一场“中年危机”开始的。

1972年出生的胡家辉,日子一直是顺风顺水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安稳踏实的工作,没有大富大贵,却也平安喜乐。

“可是,我慢慢地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开始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要找到一种归属感。”从胡家辉的话音里,能让人感受到他当时的焦虑与急切。

胡家辉从小就有一个画家梦,直到现在,他仍然记得小学第一次上美术课,自己画的一个带叶子的苹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可是,虽然他曾就读于大连市第十五中学,从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在中学也一直担任美术老师的工作,但太多的基础、行政工作牵扯了大量精力,让他与儿时的梦想看似近在咫尺,实则渐行渐远。

 “我不甘心啊!”胡家辉把这几个字说得发自肺腑,“我坚信一句话: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于是,2016年,44岁的胡家辉选择了水彩——这一在大连兼具地理与人文优势的绘画门类——走上了成为一名画家的路。

2017年,《军魂》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水彩展;2018年,《义勇军进行曲》入选首届深圳国际水彩双年展;2019年,《破晓》入选首届全国水彩风景画展;2019年,《千里走单骑》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2019年,《1848……》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评进京作品……

“第三届全国青年水彩展是我的年龄允许范围内能参加的最后一次青年展,虽然竞争对手都是80后、90后,可我没觉得自己老,那是我第一次证明自己,我觉得心潮澎湃,觉得自己年轻了,觉得自己又回来了。”

现在,胡家辉无论多忙,都要保证自己的绘画时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中国美协会员。

有温度的静物

那是与祖母的对话

静物是胡家辉最主要的创作载体,那是他儿时的生活场景,也是他对自己祖母的追思与情怀。

“我从小是由祖母抚养长大的,永远无法忘记祖母那简陋的瓦房,无法忘记阴暗的房间里那张简单不过的小桌子,上面的钟表、妆台和各种朴素的用品,那一切的定格都与祖母联系在一起。”胡家辉说:“那就是我与逝去祖母的对话。”

在平凡的静物中,胡家辉找到了创作的冲动,也找到了他特殊的绘画语言。正是这段独特的记忆,成就了他的艺术个性化。

“这些静物是有温度的,它们是静物,更是我思念亲人的载体。通过静物,可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也可以表达对革命志士的敬意,对祖国建设者的敬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动摇,是大连水彩画学会会长姜复越老师给了我鼓励,坚持自己的艺术方向。”

由于热爱古典主义经典绘画,胡家辉的写实水彩作品呈现的是一种理性、庄严、肃穆的格调,具有力量而又沉实。

“快要50岁的人了,却还在不停地找老师,”胡家辉笑着说:“我起步晚,创作时间短。一开始,用力过猛了,每一个地方都想画好,反而失了主旨。经过姜复越、关伟、董喜春等老师的指导,经历了不断摸索的过程,主次、虚实的变化才有了艺术性。”

再续红色题材

站上证明自己的新起点

红色题材是胡家辉的主要创作选择:既有向革命先辈致敬的《1848……》《红星照耀中国》,也有向祖国建设者致敬的《传家宝》系列;既有向为新中国成立和保卫祖国英勇奋战的军人致敬的《军魂》《青春无悔》,也有向特定年代致敬的《不负韶华》系列……而时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他还创作了歌颂医护工作者的《大爱无疆》系列。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我童年成长的环境是新中国成立后比较艰苦的时期,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向上、阳光。父辈们艰苦奋斗、乐观坚韧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当时的文学作品展现的是歌颂祖国、赞美英雄的时代,也让我有一种要表现他们、歌颂他们的创作冲动。”胡家辉说:“今后,我还要继续这一题材的创作,同时,还想进行反映造船产业工人、渔民等具有大连本土特色的人物创作,我要在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人的一生始终都在证明自己,这次获评进京作品,只是证明了我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我还要像学生一样,从头开始,才能走得更远,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最后,胡家辉表示,“我要让当前的技法更纯熟,更收放自如,在这个基础上发现新的语言。继续创作更多新的作品歌颂伟大的祖国,抒发时代的情怀。”

       

【校友简介】

胡家辉,男,1972年12月出生,大连市旅顺人,1994年至1996年就读于我校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任教于大连市第六十三中学。

(本文来源:《大连日报》,略有删改)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邮编:116029 版权所有:辽宁师范大学 辽ICP备150166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