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傅东缨获辽宁省“最佳写书人”
时间:2021-05-07 14:00:54 作者:校友总会
2020年6月,辽宁省评定傅东缨先生为“全省最佳写书人”。8月22日,铁岭市委宣传部将获奖证书、奖杯及奖品——四箱120部“三联经典传世藏书”一并送到傅老家中,并对他的成就表示由衷地祝贺!
傅东缨,当代教育家,著名教育文学家。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踏入教育之门,曾经长期担任辽宁省铁岭市教委主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深求谙熟教育、教学、管理之道,系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网基础教育咨询中心理事,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生命教育工委会副秘书长,辽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嘉兴市和河南省焦作市及新疆霍尔果斯市、新源县等多地的教育顾问,《成才之路》名誉主编、《基础教育论坛》顾问等。
近6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教育科学和教育文学的系统研究,走访了31个省(市)6500多位名师、校长及专家,采访几百位教育局长至教育部长,调研千余所学校,听课5000多节,开座谈会1000个,并亲自主持多项教改实验;提出了学校“三性”管理理论,名师“二三三素质结构”理论、素质教育“三七工程”理论,专家型校长塑造理论,当代青少年本位人格与双重性及矫治理论,育人“弹性差异论、潜性无限论、灵性合力论”的教育理论,“理想课堂:磁力、张力和活力的和谐”理论,教育十大境界理论,高效课堂“三力”(磁力、张力、活力)和谐,未来教育十大趋势,“中西融通大成的教育”的路径等十余个在中国教坛引发强烈反响的理论。此外,还梳理了华夏教育文明的八种旨要等重要思想。
他应国内多种教育会议和31个省市及港澳等地区的邀请,作师道、立德、励志、教改、课改、科研、管理、家教、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田园教育、特色教育、大学生教育、囚犯教育等40多个题目的近千余场报告,受到极大欢迎。香港、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报刊宣传了他的前沿教育思想与求索。无一不是受到极大的欢迎。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报刊宣传了他的前沿教育思想与求索。
他受到柳斌、顾明远、刘道玉、朱永新等教育界领导、教育大家的高度盛赞。《名师素质结构及其成长》《灵魂,在青春节点处栖居》《做研究型家长,育双优型孩子》《生命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定海神针》《教育前沿的九大理念》等四十余个报告皆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启迪有可操作性。他在2007-2013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召开的七次年会上,都作了精彩的评点和总结。2016年6月,全国高中核心素养研讨暨现场会,他也作了精辟的评点。亲自指导国内多个县市区和多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文化的深度改革,均取得极大的进展。山东省杜郎口中学、黑龙江省佳木斯十一中学、甘肃省岷县维新学校、四川省泸县外国语学校、四川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辽宁省沈阳市第134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等许多名校都将傅东缨的《教育大境界》《教育大乾坤》《中国教育的顿悟》《从教师到教育家》《极目新教育》等著作为全校教师学习提升的指定教材。
北京《初中教育研究》杂志专门设立“东缨论教”专栏,期期有他的教育评论;全国各地报刊评论傅东缨作品的文章不少于四五百篇;一些家刊物以他的肖像为封面。他和著名音乐家秦咏诚合作了辽宁师范大学校歌(傅东缨作词),广受好评。还与秦咏诚创造了《铁岭市市歌》《铁岭教育之歌》、甘肃省《维新校歌》《柳林校歌》等十几支歌曲。
其著作体系博大,视野广阔,思想浩瀚,文采斐然,大教育家顾明远称其“构筑了中国教育的金字塔”,文学家秦牧、教育家韩作黎、著名教育艺术家李燕杰等誉其作品为“中国的教育诗”,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教授等撰文称傅东缨为“中国大教育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有《泛舟诲海》《圣园之魂》《播种辉煌》中国教育三部曲,《教育大境界》《教育大乾坤》《教育大求索》大教育三部曲,《中国教育的顿悟》《从教师到教育家》《极目新教育》教育揽胜三部曲,《探路者》《草原教育诗》等新教育三部曲等十余部约600多万字,多部作品获奖。傅东缨是我国唯一一名写出四个教育三部曲的人。
自1960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诗作至今恰60年,傅东缨一直笔耕不辍。写作《泛舟诲海》时,在铁岭市教委任重要职务,每日只睡四五个小时,从1991年5月1日写到1992年5月10日草成,被普遍称之为“中国教育诗”的54万字成名之作完成了。几十年来,他读书7千册(藏书2万册),每日夙兴夜寐,读书、思考、写作,2020年一年将出版《中国教育的沉思录》(江西省教育出版社9-10月出版)、《探路者——新教育实验2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出版)、《草原教育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底出版)。
傅东缨所写作的每一部书,都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深受读者欢迎。每一部书印数都在1万本以上。辽宁少儿出版社印刷8万册《金亮的小星》,全部售空,柯蓝评是建国已来散文诗集发行最大的一部书。《青春的轨迹》印刷3.3万册。《泛舟诲海》先在沈阳出版社两次印了2.5万册,后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又印5千册。《教育大境界》先后在沈阳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共印刷近3万余册。《做人千字文》印了40万册,成了黑龙江省教育厅推广的全省青少年的德育教材,早已售罄。
鉴于他行走中游学和教育史诗式著作的巨大影响,享有“教坛的徐霞客”“中国教育的泰戈尔”“中国马卡连柯”等美誉。
几部作品获奖情况:
诗作《家乡变了样》获建国十周年儿童诗歌一等奖,登载1960年5月18日人民日报,郭沫若作文评介。《金亮的小星》获辽宁省政府优秀文学作品二等奖;《泛舟诲海》获国家教委优秀作品二奖等五个大奖;《教育大境界》《教育大乾坤》分别获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的学术一等奖和铁岭市一等奖头名、《圣园之魂》获中国图书奖的提名奖、《极目新教育》2018年7月出版,获光明日报8月书榜奖。
2007年3月5日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教育艺术研究会授予科学研究卓越成就奖;
2007年10月8日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的首届中国国学奖——创作成果类金奖;授予傅东缨国学功勋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8年5月18日被中华文史馆,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授予“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全国共30人获得,奖励一尊金鼎)
2009年被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国学功勋艺术家”荣誉称号,荣获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最高奖——“铸魂金杯奖”,被中国文学研究院、国际诗词协会等数家单位授予“建国60周年中国作家文学终身成就奖”。
从1959年的15岁少年发表诗文荣获全国儿童诗歌一等奖起,61年坚持读书和写作,他将写作当成自己的至爱的生存方式,面对教育事业的矛盾寻找出一个个创造题材,终于找准了攀登的主峰——大教育文学,并取得独树一帜的开创性成就,成了中国大教育文学第一人。研判他的写作人生,敬学他人、广为吸纳是使他思如泉涌的源源活水;锲而不舍、不改初心铺就他不断精进的宽宏路径;心韧空晴、百折不挠引领他将人格、风格、品格攀向高境的阶梯。正如熟悉他的评论家所揭示他独具的三大优势:一是经过50多年的积累,深度地了解、掌握了中国教育人(教师、校长、局厅长乃至更高职务的教育人)的各种类型;二是形成了诗化语言、活化理论、灵化哲思,自控人与事随心所欲切换的中国教坛上独一无二的风格;三是具有还原历史、梳理历史、追述历史、透视历史的能力,竖立中国大教育文学的一面旗帜。这亦如非常严谨而又十分熟悉他的老领导高东昌主任的题词:赠东缨:治学、人品、勤奋,共为一人领。
60年笔耕不辍,他将学习、写作当成了生命。
(本文摘编自公众号:傅东缨;有删改)